112824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新医学子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日期:2020-05-15 21:09:11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一百余年前的五月四日,中华青年丹心赤忱为国家主权而奋起;一百余年后的今天,面对肆虐神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新医青年学子不负所望,不惧风雨,赓续五四精神,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利用自身优势,用自己的方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汇聚起了最强正能量。他们用实际行动丰富了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而最大的际遇就是能够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疫情期间,全国各省市区相继启动一级响应,社区居民滞留在外的问题接踵而至。一个电话刚挂断,另一个电话又接通,成了第二临床学院2017级学生沈若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内容。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她,不仅是“接线员”,更是社区的“笔杆子”“电脑通”,协助社区对外地人员进行统计摸排调查,然后分类、整理。工作繁忙,她却乐此不疲。“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我更加意识到医学是可以拯救家庭、保卫人民幸福生活的。虽然我的能力还不足以救死扶伤,但也希望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大家。”她爽朗地笑着说道。


沈若冰上门协助老居民签署相关承诺书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发挥自己所长,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马婷婷堪称这两条战线上的“尖兵”。在疫情防控最吃力的关键阶段,她积极参与到家乡武陟县中水寨村防控检测点值勤、巡街宣传和村内消杀等工作。疫情形势稍有缓解之后,她又主动配合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复工复产、教育扶贫工作。“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求学,放假也在家待不几天,趁这个超长假期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些事情。”马婷婷动情地说。


马婷婷在辅导学生学习英语


“国家养我、育我、栽培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一封“何星宇表扬信”让医学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何星宇的事迹广为人知。当该学院辅导员联系到他时,这位00后“隐身英雄”有点懵地问道:“还有表扬信?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在国家危难之际,帮着做点事儿是本份。”起先,他是帮父亲在村口卡点值班,后来,深受鼓舞的他也加入了值勤的队伍,帮忙宣传防疫知识,劝返外来人员等,缓解了村里防控任务重、人手不足的压力。


“坚定信念、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坚定信仰、砥砺品质,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员青年


2月17日,校长任文杰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题,通过网络平台为遍布全国各地的近2万名新医师生开启2020年春季学期网上教学第一课。任文杰对全体同学提出了殷切希望,愿新一代新医人能继承新医精神,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服务来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正在村口卡点观看直播的基础医学院2017级学生岳玺深为触动。“我们90后、00后要牢记使命担当,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听说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成立的消息后,他立即给当地支部书记打了请战电话。就这样,岳玺戴上自备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在卡点摸排途经车辆及返乡人员,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每天坚持值班达10小时。复课复学后,岳玺晚上回家补看课程视频回放,“对照PPT课本理解内容,抓把紧,可以做到服务、学习两不误。”岳玺说,虽然辛苦点,但这样更能体会到学习时光的珍贵。


卡点值班的岳玺


“国家为我们创造岁月静好的幸福生活,前辈们在火线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青年人更应该珍惜学习时光,静下心稳扎基本功。”作为我校“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的一名青年学生志愿者,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学生李璇璇在云课堂上既是观众,也是主播。每天结束自己的课程学习之后,李璇璇都要拿起小学课本备课,以便与我校援鄂医疗队子女视频连线,开展线上学习辅导。“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带领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为奋战在前线的战士们解决后顾之忧也是一种荣幸。”李璇璇说。

“我心中的青年一定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他们散发着正能量,有着带动身边人的力量。”药学院2017级学生刘明菩说道。居家在线学习使用平台多,学业任务重,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外部干扰因素。为了有效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作为班级学习委员的刘明菩化身云课堂的“左右护法”,配合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沟通等工作。同时,他辗转各种课程群总结上课、作业测试等任务信息,并及时转发到班级群督促同学们提前预习、按时上课完成作业,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便利。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2020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希望我们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何时何地,永葆一颗天使之心。”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我校第一临床学院2019级全日制护理研究生张致琴,主动报名成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在武汉第四医院坚持抗“疫”60天。张致琴已在医院感染科工作十年,丰富的工作经验锻炼了她的实操能力,研究生的身份转变让她能够站在科研的高度,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和分析问题。60天来,她带领团队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并做到所有队员0感染,所有患者0回头,0投诉,出院回访100%满意。

“我志愿献身医学,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奋斗终生。”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时,有一群更年轻的医务“预备军”也在那里默默工作。疫情爆发时,我校三全学院2016级学生郝莺歌正在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实习。检验所承接了当地部分新冠肺炎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工作量巨大但工作人员不足,得知消息的郝莺歌毅然退掉回家的火车票,留在武汉与新冠病毒面对面博弈。从学院到医院、从实验到实战,一字之差让这个22岁的女孩快速成长。“我要对每一例样本负责,对每一位患者负责。”郝莺歌坚定地说。信息录入、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分析……每天的检测工作复杂而又枯燥,但郝莺歌每一个环节都完成得很细致。她经手的病毒样本,从未出现过纰漏。在共青团中央公布的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结果中,郝莺歌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同时,她还获得了“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的春节,我校公共卫生学院2016级学生吴昊辰在家乡以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委员的身份参与了“真枪实弹”的公共卫生实践。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三年的学生干部任职经验,还有半年的临床实习经历,这些积累使他具备了统筹规划和疾病防控的能力,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成了社区名副其实的“年少当家”。“小吴同志协助我制定了小区疫情防控细则、党员志愿者职责分工等大量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不喊累。虽然年轻,但工作很有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该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郭志正对吴昊辰这段时间的出色表现如是说。对于他人的赞许,吴昊辰却很低调:“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亲历这场疫情,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增强了我要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的使命感,和未来要奔赴医疗战线的责任感。”


吴昊辰教授村民“七步洗手法”


“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青年应该有担当,有活力,有着直面生活的勇气,不管怎样都积极保持着生活的乐趣!”新时代新医青年有情怀、肯奉献,更有态度、敢创造。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疫情爆发初期,我校官方微信学生编辑第二临床学院2018级学生林逸凡便决定将网上搜集到的防疫小妙招用H5的形式展现出来,呼吁同学们共同承诺、科学防疫。截至目前,已有近万人通过她制作的H5发出承诺。“H5页面有计数功能,共同战疫,每份努力都算数!”林逸凡说道。

看到当代青年褪去青涩,穿上战衣,奋力守护着国家和人民,基础医学院2018级学生杨乔斐感慨道:“青年一代正行动起来,他们发光发热,让整个时代的人都为之骄傲。”杨乔斐在疫情期间参与完成了战“疫”视频《众志成城 拥抱春天》的创作。视频时长仅4分38秒,但视频制作却花费了包括她在内的八位同学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容编辑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次小小的改动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去调整。视频发布后产生了较大反响,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能够以这种方式助力战‘疫’让我感觉特别满足。”杨乔斐表示。


杨乔斐制作战“疫”视频《众志成城 拥抱春天》


以笔写实,用青春大胆的方式演绎真情,吐露心声。在国际教育学院2019级学生杨木看来,青年就是要敢想敢做、积极创新,让青春不留遗憾,让这个时代因我们而精彩。“疫情过后,我想要出去逛;疫情过后,我想要出去闯;疫情过后,我想要出去忙……”这首rap《疫情狂想曲》一时间在新医学子朋友圈里火了起来。网友听后惊呼“完全停不下来”。这首歌能够顺利诞生,得益于杨木善发现的眼睛和爱思考的大脑。“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宅’在家里。希望这首rap能为大家解解闷,也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我们的生活能早日回到正轨。”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奇迹,只有在人群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每一个人。疫情当前,是几代人的接力传承,是“曾经是你,现在是我”的坚毅选择。新时代新医青年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砥砺奋斗,施展才华,他们的青春正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着绚丽的光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医学子们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能够牢记学校教导,不畏艰难、奋勇争先,能够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传承五四精神,他们是学校的骄傲!”校党委书记陈建国说,“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新医学子们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使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新人。”多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了思政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新格局,把为党育人的鲜明底色越擦越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