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两个专业。
一、环境工程
工程教育典范,环保精英摇篮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工程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环境工程专业”二级学科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第二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万专业”,环境与生态学2019年进入全球前1%。36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数占比接近85%,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纵横向科研项目,获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SCI、EI等论文两百余篇,发明专利40多项。签订三大类实习基地40余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环境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和国际化需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特别是能源环境领域从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构建国际化培养模式,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分别签订“2+2”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分别签订“4+2”和“4+1”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本专业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创新和实践系列环节, 强化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近五年专业学生积极主持完成各级别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发表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本专业近五年最终就业率均达到100%,读研和出国深造的比例在50%左右。就业领域包括有政府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冶金、建筑、煤炭、发电、水泥、环保及监测公司等。现工作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学工程系张西旺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姚明宽、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学谦教授、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起虹、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无锡市新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华素兰都已成为学科领域的精英。
二、环境科学
环境无止境,科学无定界。培养营造净土、蓝天、碧水生态环境的科技栋梁
环境科学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等重要教学与科研平台。专业注重校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外三十余高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环境科学专业具备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培养国际交流能力的平台。专业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以“2+2”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分以“4+2”和“4+1”模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业已在日本东北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实习基地,每年选拔学生赴海外参加实习训练。
本专业实施导学机制,2-3名本科生配备1名导师,导师利用课题组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贯通理论学习-技能实践-科研训练之间的人才培养环节;专业实现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学校提供多种渠道供优秀本科生直接或提前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专业最终就业率均可达到100%,读研和出国深造的比例超过50%。就业领域包括政府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筑、发电、冶金等行业。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部门领导、知名学者或企业精英,如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工程部张红振部长、无锡市斯卡伊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李旦董事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宴。毕业生在自我发展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如武汉疫情逆行者、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邓绍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