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32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材料类

日期:2021-01-23 08:56:56

  材料类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高八斗,料事如神”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校同龄,自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成立之初就开办材料类专业。1978年成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1980年开始招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本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矿物材料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矿物材料工程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被批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11年能源材料方向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6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十三五品牌培育专业,同时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位居世界前0.5%。本专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的大材料培养模式,在矿山特种材料、资源回收和矿物利用、新能源开发、工程机械等行业具有明显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家国情怀;掌握自然科学与大材料基础知识,具备材料与工程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良好的研究技能;能够积极参与适宜的社会活动,理解并承担与材料工程相关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身心素质,具备国际视野,能跟踪国际上本领域新理论与新技术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服务于能源、资源和制造业的材料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导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加工与分析实验等。

本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根据近几年学院毕业生的大致流向,以国家相关经济带划分,梳理毕业生广泛选择的集中区域,逐渐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珠江三角洲、淮海经济区为主,辐射全国的格局。主要就业单位包括:电子领域、锂电池和太阳能等能源领域以及材料制造加工领域相关企业等。

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新未来”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立足国家能源材料方向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依托材料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江苏省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高效储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及相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适应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人才的需求,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光电与节能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为培养特色,按照国际工程认证标准办学的战略性新工科专业。

本专业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分析解决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熟悉新能源相关的法律和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人文修养、工程素质、国际视野及创新创业意识,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能服务于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有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微观分析方法、材料物理基础、能源电化学基础、光伏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发光材料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计算材料学与材料模拟技术、材料模拟基础等。

本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及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特色,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可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开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