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39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日期:2021-10-23 13:59:26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简介    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农业机械专业,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2010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19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始终关注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需求,致力于耕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储存、运输等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与配套装备研究,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农业信息化、智能制造相结合,在高速精密播种、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关键技术、仿生智能农机装备与精确农业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北方设施农业环境智能测控与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粮食连续干燥智能测控装备与粮情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贮藏及质量安全技术等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领域独具优势与特色。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主要依托,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国家农业信息技术中心、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农业工程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多个“跨学科、一站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在合作科研和产品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为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卓越农业工程专门人才,也为我国现代农业工程装备科技创新、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全程农业机械化和粮食增产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具有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学、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具备农业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试验、系统集成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技术、农机智能装备技术、农学概论、汽车拖拉机构造、农业机械学、测试与传感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人数超过50%,其中3%以上毕业生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免试保送研究生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青睐,其余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工业等领域从事农业工程装备研究、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系统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2020年毕业生除了保研/考研深造、出国留学、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之外,其余学生均在机械、汽车、农机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仿生学师法自然,是科技创新永恒的源动力。2018年,“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代码为080215T),吉林大学成为我国首批首家具备“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仿生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同时也具备了该专业本-硕-博完善的培养体系。2019年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招生30人、志愿率达100%,第一志愿率66%。仿生专业在吉林省吉林大学各专业录取平均分排工科类专业第2(第1为车辆工程)。2020年专业招生60人、志愿率达100%,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黑龙江录取平均分均远远高于2019年的录取平均分。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生物学基础、仿生学基础、仿生机械设计、仿生材料学基础、仿生制造基础、仿生健康工程导论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的仿生、材料、机械、生物等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智能制造、仿生机器人、大健康、新能源、军事国防等我国未来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与企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推广应用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仿生新工科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仿生学、机械学、生物学基本理论及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具备仿生相关装备设计与制造、仿生材料开发、仿生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的交叉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专业简介    农林经济管理系1986年获得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硕士授权,2011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2012年,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隶属于农林经济管理系的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12月获批吉林省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和农林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具备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和政策研究基本能力的高级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作为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已从2015级开始实施。

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产品营销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和政策研究等工作,或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2020年毕业生除了出国、考研深造、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之外,其余学生均在企业、银行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相关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