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43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日期:2021-10-23 14:02:09

学院从2018年开始按计算机类招生(不含理科试验班)。学生入学后按计算机类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分专业培养阶段。计算机专业类包括的专业: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物联网工程;3.网络空间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宗旨;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融合、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本专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实现、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研究和教学以及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方面工作。就业范围广泛,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的企业、高校和政府部门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吉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据学科交叉融合、面向产业需求、面向国际前沿、自主发展的具有新工科特质的办学方针,构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物联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贯穿、科教贯穿、产教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物联网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主干课程   模拟与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安全、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互联网、嵌入式及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就业范围广泛,包括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及高校、政府部门等。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专业简介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我校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安全,满足社会对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立的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网络安全领域是当前最热门的专业选择。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安全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与数字逻辑电路、信息安全数学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IA32架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应用密码学、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与实现、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应用安全、内容安全。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科研院所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或在各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研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等工作。就业范围广泛,包括互联网、安全、计算机、金融、电信、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

理科试验班(唐敖庆计算机班)

培养目标    唐敖庆理科试验班是吉林大学根据“珠峰计划”成立的理科试验班,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计算机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试验班贯彻“加强基础、因材施教、拓宽视野、分流培养”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吉林大学雄厚的理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试验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素质和国际视野。支持和鼓励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和访问。试验班的主干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近,但采用单独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法。通过实行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模式,采用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形式,减少课堂教学比重,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试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学院资深教授的全程指导,在本科阶段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中。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内容及方法、选课、科研等全方位的指导。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获得理学学生学位,主要作为计算机及相关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生源,大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在科学研究单位、大型企业单位及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水平创新研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