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植物科学学院
农学专业
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农学基础,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与研发、管理才能的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传统与现代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作物生产、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与检验等方面。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农学学科为依托,以解决农业发展关键问题为导向,设置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农学专业教育、专业实践教育四个培养环节;以强基础,重前沿为指导,合理安排课程,开设了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育种、生物技术前沿与专题讨论、农业物联网技术、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农学专业及产业发展前沿课程;以及实验技能训练、植物分子育种综合实验,高新农业实习等特色的实践课程,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农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级种子公司从事种子经营管理工作,内贸和外贸公司从事农产品贸易工作,新闻出版单位从事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或者出国攻读学位,继续深造及自主创业。 植物保护专业 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卓越计划)以吉林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多学科、特别是生物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热爱“三农”、立足“三农”、献身“三农”的情怀和责任,具备扎实的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卓越的团队和创新精神,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管理能力,具备优异的国际竞争潜力和科学研究素质,掌握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创新意识,利用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掌握的各交叉学科技能,解决农林业生产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相关问题,能够保障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植物保护复合型人才。 专业方向为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 专业特色 植物保护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成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又被批准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植物保护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了植物保护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2006年植物病理学科被吉林省评为 “十一五”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科于2012年列为“十二五”吉林大学校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植物保护教学团队与植物病理教学团队先后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5 年植物保护科研团队被列入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植物病理科研团队被批准为第一批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 主干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毕业时能够胜任高等院校教育工作,国家出入境检疫部门的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各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在农林业等部门从事病虫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工作。能在环保、商贸、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和农药公司及各级植保站等行业,担任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科研、技术推广、开发、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优秀的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亦可报考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攻读学位。 园艺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并拥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符合当代园艺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经过专业的培养,达到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形成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拥有卓越的团队协作意识;建立并保持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新农科视角下学习掌握园艺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具备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创制、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生产栽培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后贮藏加工保鲜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了解智慧园艺领域的化学、数学、计算机、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仿生等相关交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探索智慧元素在园艺的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及生鲜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与应用。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以“安吉共识”为指导方针,进行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应用专业知识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工作;紧跟时代脉搏,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当代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国民身心健康,在大健康背景下,开展园艺产品质量安全、品质,以及园艺疗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紧跟时代脉搏,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当代智慧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专业潮流,在新农科视角下,进行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夯实实习实践教学基础,建有独具特色的省内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争创一流专业,积极与国内、国际知名园艺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 主干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观赏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设施园艺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规划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在园艺科学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开发、技术推广、自主创业、经营管理、决策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优秀的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报考研究生,或出国攻读学位。代表性就业单位有以吉林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省、市、县人民政府为代表的政府机构,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生鲜电商,以恒大园林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专业介绍 培养具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等与农业资源环境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前沿,与当前人们普遍关注和提倡的“环保”、“绿色”、“有机”和“健康”为理念,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为己任,充分利用吉林大学学科交叉和植物科学学院学科群优势,构建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科技平台,重点开展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土壤退化与水土环境效应、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及其协调机制、农业环境污染物形态分布与迁移转化、土壤微生物功能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河湖水生态健康评价以及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保障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实现农业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主干课程 植物学、土壤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环境分析技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相关的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以及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亦可在国家各级农业、农资、环保、土地等管理机构及大型农资或环保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与规划等工作。可报考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本硕博连读,或者出国攻读学位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