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48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法学

日期:2021-11-11 16:09:45

专业剖析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将大有可为。

本专业旨在培养服务国家治理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各类法治人才,包括立法者、法官、检察官、政府执法者等法治专门人才,律师、公证员、公司法务等法律服务人才,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以及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等法律研究人才。

比较优势

历史悠久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与德国合作培养的法政科学生。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正式成立法学院并当年招生。初创的同济大学法学院名家汇聚,首任院长胡元义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4名“部聘教授”之一,徐道邻、谢怀栻、陈盛清等也是声誉卓著。首批招收的学生于19493月毕业,是同济大学历史上第一批文科毕业生。19499月,顺应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需要,同济大学法学院整体调入上海其他高校,法学教育在同济大学一度中断。1994年,同济大学复建法律系。2009年,同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院建设。

精英教育

新时期的同济大学法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由教授或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坚持为每名本科生精选个人导师,倡导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名师荟萃

同济法学学科现有教师几乎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许多教师具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背景或访问经历,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院每年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短期讲学、授课。

重视实践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济大学法学院历来重视实践教育教学:开设了模拟审判、案例研讨、法律诊所、专业谈判等法律实训课程;长期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人员给学生授课;建立了20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注重学科交叉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以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为总体定位,依托学校对德交流合作的传统以及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了德国(欧洲)法、环境法、科技法、城市建设与治理法制等特色方向,与汽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联合进行交通法的研究,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进行建筑与规划法的研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开展环境法方面的研究,与医学院联合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的法律问题研究等。2014年开始,作为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等联合开设“土木—法学”班,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工科学知识的法治人才。2018年首届学生毕业,获得“土木工程”和“法学”双学士学位,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国际化

同济大学法学院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到国外学习交流机会。先后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佩斯大学等11所大学建立了互免学费的学习交流项目。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通过交流项目到国外学习一学期。学院定期开设暑期学校,激励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未来发展

同济大学法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本科毕业生中,60%以上选择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欧美知名高校法学院继续深造,其他学生选择进入法律实务部门或政府机关就业。

境外深造院校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海德堡大学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

德国波恩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肯特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就业主要方向

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各级政府公务员、选调生;高校;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大型国企法务等。

本科生就业单位

司法部

上海市人大

上海市纪委

上海市发改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仲裁委员会

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杨浦区等区级人民法院、检察院

广东省人社厅

同济大学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五大银行上海市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

花旗银行(中国)上海分行

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联合利华上海分公司

绿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