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8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2021-11-12 14:37:19

电子信息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步于1999年,2014年起2个班中的1个为卓越工程师班。2017年入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7人,教授、副教授10人,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依托电信学院,近三年主持了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依托电力背景,开展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本专业注重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与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评价与质量保障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广泛产学合作,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企业用人需求、用人标准以及技术前瞻等信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信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起步于2001年。2018年入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名,另4名为硕士在职博士。具有高级职称10人,讲师5人。通信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三年中承担科研项目25项,发表论文40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及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等多项。申请专利8项。

本专业注重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领域的应用,培养的学生除掌握通信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外,还熟悉电力系统通信的专业知识,具有鲜明的电力特色。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起步于2003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实验技术人员1人,博士10人,在职博士2人。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4项,纵向科研项目合计2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约80篇,其中SCI、EI收录37篇;申请专利8项,主编、参编教材1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开设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基础、FPGA应用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工艺原理、CMOS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双语)、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IC测试技术等核心课程。本专业学生主要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具有比较扎实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电子器件及系统的设计、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起步于2010年。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6项,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7项,纵向科研项目合计20项。本专业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约77篇,其中SCI 收录17篇,EI收录59篇;申请专利13项。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子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光电信息相关产业中从事光电信息检测、光电信息通信、光电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电力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光电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