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院级特色专业,被张家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列入高技能人才培养“115”资助计划,属于张家港市紧缺专业。
本专业依托电子信息与智能控制技术省级实训基地,服务于张家港及“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型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电工电子、自动控制、运动控制等基本知识,拥有PLC应用技术、研华测控技术等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领域的专项应用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常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辅助设计与生产、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技术管理、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学生获得2015-2016年省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等。
2、知识与能力
(1)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PLC工作原理,熟悉PLC电源、CPU、I/O等硬件模块,熟悉典型PLC控制系统架构;掌握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基本知识;掌握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工业网络基本知识;掌握组态软件和组态监控系统组成等基本知识;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伺服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工厂供电及电力电源的基本知识,工厂变配电所以及供配电设备功能和使用、工厂电力网络的构成和特点等;了解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智能设备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并了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了解本行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2)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掌握常见文献检索工具应用;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报告、项目报告等本专业领域技术文档;能够识读和绘制各类电气原理与电气线路图、机械机构图;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能够进行低压电气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安装与调试;能够进行PLC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能够进行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检修;能够对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分析,能够对变频器控制、不仅电机控制以及伺服控制、多轴运动等各类运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程序开发以及调试;能够选择和配置合适的工业网络,能够适用主流的组态软件或触摸屏组态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能够进行工厂电力负荷和短路计算,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供电线路导线和电缆。
3、主要课程
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数字电路分析与实践、电机与电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绘图实训、研华测控技术、虚拟仪器应用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PLC高级编程应用、智能电梯安装与调试实训、电柜规划与安装实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等。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及本专业的核心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国家维修电工(高级)证书,并可参加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CAD、电气CAD等职业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应用能力证书。
5、就业方向
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有:
n 常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辅助设计与生产;
n 常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n 常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n 常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管理、售后服务
按张家港市人社局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显示,近几年本专业学生的需求缺口近50%。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张家港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定的紧缺专业。
本专业依托电子信息与智能控制技术省级实训基地,服务于张家港及“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型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电工电子、智能控制等基本知识,拥有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专业技术技能,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改造与集成应用、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知识与能力
(1)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机驱动与控制、传感器、液压与气动等专业知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专业知识;掌握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知识;掌握只鞥你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相关知识;掌握MES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工控网络、数据库相关知识;了解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相关知识。
(2)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掌握常见文献检索工具应用;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报告、项目报告等本专业领域技术文档;能够识读电气图、机械图,能进行计算机绘图;能进行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能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能使用MES系统进行生产管理;能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处理;能对智能生产线进行数字化设计与仿真;能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简单设计、编程和调试。
3、主要课程
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数字电路分析与实践、电机与电器控制、机械工程基础、智能制造控制技术概论、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MES系统应用、变频调速与伺服驱动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绘图实训、研华测控技术、虚拟仪器应用技术、PLC高级编程应用、智能电梯安装与调试实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等。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及本专业的核心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国家维修电工(高级)证书,并可参加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CAD、电气CAD等职业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应用能力证书。
5、就业方向
对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来说,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有:
n 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n 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
n 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改造与集成应用
n 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售前售后服务
按张家港市人社局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显示,未来本专业学生的需求缺口近9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电子设备检验、电子产品维修、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电子信息系统集成、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与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灿学院,由华灿公司提供华灿奖学金与相关实习就业岗位。专业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实训仪器与设备,丰富的电子类竞赛经验,与相关企业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2、知识能力
(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
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通信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6.掌握电子测试的技术和方法;
7.掌握单片机技术和应用方法;
8.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9.掌握系统集成技术和项目实施方法;
10.了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二)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维护能力;
5.具有对本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敏感度和探究学习的意识,具
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能够识读电子设备的原理图和装配图;
7.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电子装配设备和工具;
8.能够使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电子产品的电原理图和印制板图
设计;
9.能够进行电子信息系统制造工艺编制与工艺优化;
10.能够操作使用电子测试仪器、仪表、工具对常见电路故障进
行分析、维修;
11.能够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进行智能电子系统的软、硬件
开发;
12.具有实施弱电工程和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能力;
13.具有电子信息装备调试和测试能力。
3、主要课程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数字电路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工艺与质量管理,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与项目训练,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研华测控技术,电气制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电子系统开发与设计实训,PLC技术,LED制造与应用技术,LED光电检测技术等。
4、证书要求
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高级;电子CAD证书,中级或高级(可选);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5、就业方向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PCB设计,嵌入式编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设备辅助研发,电子产品测试,电子产品工艺与质量管理、LED制造、LED测试、电类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等。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信息与通讯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讯网络运行管理人员、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与中科院物联网研究院合作,专业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实训仪器与设备,丰富的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经验,与相关企业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2、知识能力
(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
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传感器、自动识别技术、感知节点等感知设备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5.掌握单片机、嵌入式技术相关知识;
6.掌握无线网络相关知识;
7.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工作原理和设备选型方法;
8.掌握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9.掌握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10.了解物联网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
(二)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编程工具;
5.具备运用计算思维描述问题的能力,能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6.具备物联网相关设备性能测试、检修能力;
7.具备物联网硬件设备的安装能力;
8.具备物联网网络规划、调试和维护能力;
9.能够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系统软硬件操作系统;
10.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界面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11.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基本能力和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3、主要课程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数字电路分析与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产品工艺与质量管理,EDA技术与项目训练,单片机应用技术,研华测控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智能电子系统开发与设计实训,物联网通讯技术等。
4、证书要求
获得以下专业技能证书的至少一项:维修电工中级工或高级工资格证书、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级技能证书、NI CLAD认证证书、电子CAD高级认证证书;
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试中心 B级;
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一级。
5、就业方向
嵌入式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嵌入式产品测试,PCB设计,嵌入式编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设备辅助研发,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被列入苏州市重点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是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网络管理人员、网站开发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支持和电子商务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嵌入NIIT国际标准化课程,注重强化网站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的项目实战训练。
本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2、知识能力
主要学习计算机“组网”、“管网”、“用网”方面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包括网络设计施工、网络构建与配置、网络管理与维护、平面媒体设计、网站设计制作、软件开发与测试及信息技术运维;掌握网络项目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等能力。
3、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网络操作系统、路由与交换、网络安全与管理、数据库应用与管理、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云计算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应用基础等课程以及网络系统项目集成、企事业网站开发等技能训练。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图形制作员、网页制作员、网络管理员等职业技能考试模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网络管理员,锐捷RCAM、RCNA,思科CCNA等网络工程师的考核,至少取得其中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5、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苏州及长三角周边地区计算机网络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岗位,从事计算机实际操作、维护工作;网络系统集成的现场安装、管理与技术支持工作;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电子商务等工作岗位。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被列入苏州市重点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是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较强岗位适应能力,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App设计开发能力,能够从事移动应用开发、测试以及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嵌入NIIT国际标准化课程,注重强化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的项目实战训练。
本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
2、知识能力
主要学习移动互联应用、移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等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包括移动智能设备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移动智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掌握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测试和实施等能力。
3、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设计、HTML5前端开发、Java编程、Android手机开发、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移动应用项目开发、移动应用项目系统集成等技能训练。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国家移动通信职业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考试模块的考核,并至少取得其中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5、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移动互联应用高技能人才岗位,在智能手机制造、移动增值应用开发、手机游戏开发和移动网站建设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移动App开发、移动App项目测试与实施、微网站开发应用、Web应用项目开发与实施、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被列入苏州市重点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是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修养、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网站开发、平面设计、网络应用和程序设计知识;具备较强办公自动化、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技术支持和IT营销技能;具备一定的网络系统组建与管理、软件应用、平面设计、移动平台应用开发等能力,能适应信息化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知识能力
主要学习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维护、办公自动化处理、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技术支持;掌握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企业办公系统、电子商务、网站管理、网络实施和运维等能力。
3、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Office高级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影视与动漫制作、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管理、虚拟化与云计算等课程;网站开发实训、计算新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等技能训练。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图形制作员、网页制作员、网络管理员等职业技能考试模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网络管理员等网络工程师的考核,并至少取得其中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5、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苏州及长三角周边地区计算机网络紧缺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岗位,从事办公自动化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操作维修、网络建设维护、网站开发应用维护、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应用与维护、IT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1、专业特色
本专业被列入苏州市重点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大数据应用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销售、运维、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群,培养能够从事大数据系统运维、大数据清洗整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及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知识能力
(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基本知识;
3.掌握大数据平台架构及搭建、应用开发、海量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的基础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7.熟悉云计算和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二)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5.具有大数据系统搭建及运维能力;
6.具有数据清洗及分析能力;
7.具有大数据应用开发及大数据可视化展示能力;
8.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管理能力。
3、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Spark大数据技术、Python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Java Web应用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开发、Linux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管理等课程以及Hadoop大数据技术实训、Spark大数据技术实训等技能训练。
4、证书要求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获得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大数据职业资格证书等职业技能考试模块的考核,并至少取得其中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5、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苏州及长三角周边地区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销售、运维、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群,从事大数据运维、大数据清洗与整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及大数据应用开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