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1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日期:2022-02-16 16:27:50

法学院的前身是政教系,成立于1982年。现有教师34人(含外聘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8人。在校生近700人。

学院现设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知识产权专业为省级新专业建设点,学校特色品牌专业。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法学两个教研室,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中心,是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池州市司法局的池州市法治文化创作基地。

学院教学条件完备,建有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知识产权管理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目前在上海、杭州、厦门、宁波、合肥、池州等地建有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9家;与地方合作建有“安徽知识产权培训(池州)基地”、“安徽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池州培训基地”。


学院重视职业资格教育。围绕职业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设计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方面教授同学们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注重锻炼同学的专业证书的考试能力。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通过率达到70%2018年,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23%,超过全国18%的平均通过率;2019年,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34%,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平台的打造。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院一方面打造优质的校内专业竞赛,如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另一方面,组队参加一些国内重要的专业赛事,如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安徽省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等。近年来获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项10余项,其中2018年获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019年获第四届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一等奖。

学院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开展,办有《求索报》 《学生工作简报》等报刊;创有晨曦大学生管理者协会、IP律政社等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法律援助及法制宣传活动。结合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们的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近三年来,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

办学以来,学院已向社会各界输送合格毕业生近6000人,其中有大学教授、教学名师、执业律师、企业高管和知名企业家等,还有不少已走上领导岗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专业名称:知识产权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专业基本知识,能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知识产权相关应用领域,胜任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能够不断学习并具有一定特长专长、“懂法律、能代理、会管理”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概论、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学、侵权责任法、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代理、电子商务法、网络知识产权法等。

就业方向:在国家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知识产权司法和司法行政工作,在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知识产权部门中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在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工作,在学校、科研院所从事知识产权教学或相关的研究工作等。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学制:4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劳动法律及相关政策,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选、育、用、留”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组织与工作设计、绩效管理、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薪酬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各类国有及非国有企业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部门管理、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还能够通过深造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