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 海外一年访学以上经历21人 );获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18人,位居全省信息类学院首位,2016年获批省委组织部颁发的省级人才工作示范点;2018年学院党委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 全国100项,江西唯一 )。
华东交通大学在学院设立了“华东交通大学智慧交通联合研究院”,与江西锦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江西省交通可持续发展、行业技术领先提供技术支撑并发挥引领作用,努力建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学院拥有省内本科院校中首个“人工智能学院”,并联合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立足区域和行业,实现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培训与产业集聚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为物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智能产业提供支撑。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其中,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获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及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通过 );3个省级平台、2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以及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本专业培养能在通信、交通等领域从事通信网络相关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依托“江西省射频电路与传感器网络”、“江西省车联网关键技术”和“江西省人工智能交通信息传输与处理”等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为、大唐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人才培养。2010年,获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现代工具解决相关实际工程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运维工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支撑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与品牌专业,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信息网络产业方向重点支持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且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已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培养、“以赛带练”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以研带学”的科研能力培养等多模式特色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
本专业隶属江西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并依托“江西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西省人工智能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华东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华东交通大学智慧交通联合研究院”等平台,契合华东交通大学办学定位,结合交通领域行业特点,凝练并建立交通智能监测和智能人车交互两个专业特色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完备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具有良好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交通等相关领域中开发、设计人工智能产品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社会影响
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连续十年获得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省社科成果优秀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55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重点1项,面上1项。专任教师人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三年一直位居全校前列;发表高水平专业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与江铃股份、科大讯飞、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局、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等行业和地方单位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
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MOOCs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与在线开放课程、双语课程等近30门;出版教材2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省级教学赛奖项7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改革、规划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
学院重视学生的校企联合培养和创新创业等工作,先后与华为、大唐、中兴、南昌铁路局等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创新实践基地”被评为“中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
部分知名校友
李全武,1985级计算机应用专业,贵阳天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斌,1986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程庆海,1986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曹建新,1995级计算机应用专业,阿里巴巴集团技术中心资深技术专家,从事互联网技术研发工作,参与了蚂蚁集团金融大数据风控体系的建设和基于关系网络的反洗钱体系的建设。
伍玉林,1996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湖南网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计算机高级系统分析师、机电工程高级工程师,参与和负责深圳地铁、深圳一卡通、广深高速机电工程、湖南常张高速机电工程等10余个项目,多次获得“优秀项目经理”、“优秀管理者”称号。2020年为母校捐款30万元设立了“湖南网路基金”。
谢谨,1997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交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二级专家。主持并参与智链金融、链交融等多个获奖的区块链落地项目方案,负责交通银行入选人行监管试点的两个多方安全计算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参与人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关于分布式账本安全规范、参考架构和评价指标等标准的研讨修订;参与人行金标委关于多方安全计算检测规范,联邦学习应用规范等标准的研讨与修订。从2007年以来先后多次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与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徐杰,1999级通信工程专业,江西慧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从事江西省交通公路,水路信息化的通信、监控、收费等系统的规划建设施工工作,先后参与了《江西省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及应急指挥大厅项目建设》,《江西省公众出行信息与应急服务系统》等多项江西省交通机电信息化领域的系统建设工程。
李顺成,2000级通信工程专业,中铁电气化( 武汉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华东交通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物联网研究部委员,中国中铁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参与了京沪电气化、湖北移动、京沪高铁、京九电气化等十几个项目建设,主持参与了多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课题,获得25项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刘高原,2000级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先后创立过深圳美立知科技有限公司、深眸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期间担任深圳发改委战略新型产业方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负责企业战略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目前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产学研负责人,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负责企业上市IPO事宜和战略规划。
杜加懂,2001级通信工程专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5G应用产业方阵( 5G AIA )行业应用组主席,高级工程师,对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医疗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积极参与 3GPP SA、 IEEE 802.11 802.15及 oneM2M 国际标准化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及通信行业标准制定,如物联网相关国标及移动网络 EPC 系列行标等。
就业主要方向及知名就业单位
近三年学院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约占25%,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大集团公司、城市地铁公司以及中国电信、中国中车、国家电网等企业;其他科技信息技术类公司约占40%,包括海康威视、捷顺科技、华勤通讯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