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3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传播学院

日期:2022-02-24 10:12:17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始于1985年,初名教育传播系,是应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由国际著名传播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提议并支持所创建,下设电化教育学专业(现名为:教育技术学),主要面向各级教育机构,培养具有教育软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994年起,相继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1996年更名为传播系,2000年晋升为传播学院。2018年12月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校是教育部和中宣部首批开展的新闻院系与新闻媒体单位互聘交流高校,是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院是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单位、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新媒体传播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江西省传播学会秘书处单位、江西省广告协会广告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赛区承办单位。
        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五个本科专业。现有一个艺术与文化传播二级博士点、一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和一个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教育技术学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品牌专业,广告学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江西高等学校综合试点改革专业。2015-2018省级专业评价中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获江西省专业评价第一名,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获江西省专业评价第二名。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与教育技术学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柔性引进南京大学丁柏铨等为学院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程曼丽为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教授为学院学院名誉院长。学科团队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1人。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2项、省部级课题48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高层次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本。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省部级社会优秀成果奖6项,部分成果获省部级主要领导3次肯定性批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总资产近1300万元,建有传媒实验中心一个,下属实验室共计13个,可以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搭建了覆盖全媒体的实训平台,所有学生都可在平台上进行实训并得到相应的学分。
       学院树立了“德育为先 素质为本 能力为重 实践为用”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建设目标,构建了基于项目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积极探讨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体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绩突出。在2017年“挑战杯”全国大学课外科技作品比赛中,我院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是我校和全省唯一一支荣获一等奖的队伍。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大广赛、“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中十余项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传播人社团先后获得腾讯新闻“谷雨奖”年度校园奖,全国高校新媒体“十佳原创内容奖”、中国日报“校园学报新闻奖”、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最佳新闻报道等荣誉。学生摄制的纪录片《郭庆棻》是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入围参加终评的22部影片之一,在第十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中获“2015年度大奖(全国只有一个)”和“BIRTV最佳纪录片奖”;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大赛、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获专题报道类一等奖。
       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显著,学院开设了金牌记者实验班、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3+1协同育人项目,学生进校后,可以参加相应项目选拔。《基于模拟职业化训练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和《以能力为主线,多向融通式的 “四元六化八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教改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以学生的成才、发展和就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院多次被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重视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杜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在本科和硕士层面展开合作办学。


※广告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干培养具备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能独立完成广告调研、策划、创意与设计任务,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所授主干课程
      传播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广告心理学、中外广告史、公共关系学、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平面广告设计、广告媒体研究、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广告效果分析、消费者行为学、整合营销传播。
      (三)就业方向
      可以在媒体单位、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和制作以及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维护等工作。
      
※新闻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新闻策划、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业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所授主干课程
      传播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与排版、中外新闻事业史、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评论、中西新闻比较、媒介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学。
      (三)就业方向
      主干从事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新闻采写、编辑、评论、新闻策划、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公关文秘工作。

※广播电视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全球化、数字化和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传播需要,掌握系统的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和广播电视传播专业素质,熟悉广播电视传播的政策法规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所授主干课程
      传播学原理、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像与造型、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史、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电视编辑、广播节目类型与制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电视编导基础、电视新闻采写、电视新闻学、电视专题与专栏、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理论与实践、新闻伦理与法规、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课程。
      (三)就业方向
      能在广播电视台、视听新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编、节目制作、策划创意、公关广告、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一)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影视传播机构和文化艺术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培养具备影视策划、创作与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影视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从事影视编导、策划、撰稿、编剧、制作、表演、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所授主干课程
      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摄影、影视剧作基础、影视摄像技术与艺术、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影视剪辑技术与艺术、影视音乐音响、电视编导基础、纪录片理论与实践、影视作品分析、影视表演艺术等。
      (三)就业方向
      可以在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单位、影视制作公司从事广播、影视节目编导、撰稿、编剧、制片及摄像、灯光、音响、剪辑、表演、节目主持等工作。

※教育技术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干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所授主干课程
      传播学原理、学习理论、摄影、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多媒体课件制作、电视制作基础、网页设计、Web程序设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维护、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线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远程教育学。
      (三)就业方向
      可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培训及E-learning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可从事数字资源和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以及在远程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