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学院简介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四个专业,其中美术学(师范类)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类)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2016年,获批江西省文化厅“赣西民俗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宜春版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我院坚持对外合作办学的理念,现与台湾辅仁大学、实践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太平洋国立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目前,在校学生近1200人,教师62人。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20余人,国家级、省级美术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协会会员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国家级、省级美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5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式多样,渠道宽广,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成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型精英人才,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企业。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二、专业介绍 1、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较高政治素质,具备艺术理论知识、美术实践技能、绘画创作与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美术教育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的社会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培训、美术研究、艺术管理、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工作。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美术表现、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设计基础、设计与制作、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基础、美术教育实习等。 2、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专业是多科性交叉的应用性专业。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设计艺术创意、开发、展示、广告及营销等专业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主要培养从事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工作的设计师与高素质设计管理人才。视觉传达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自专业开办以来成功完成了近千名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了许多优秀校友。 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三个方面。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图形创意、电脑辅助设计1、2、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型录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印刷工艺等课程。 3、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期间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掌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表达、沟通技能,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以及满足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同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核心课程: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课程包括:艺术设计史、设计造型基础、风景写生、三大构成、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园林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手绘表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人体工程学、手绘表现技法、手绘制图、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3ds MAX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具设计与制作、景观设计基础、商业会展设计与制作、装饰雕塑与壁画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植物学课程。 4、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动画艺术理论和前沿动画技术手段,具备开阔国际视野及较强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动画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1)材料动画柔性方向:侧重培养能熟练运用先进材料动画技术进行综合创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动漫衍生产品柔性方向:侧重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扎实造型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能在不同的专业语境里适应市场职业规范工作,以知识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格局,在多元化的团队中都能以多角色做出贡献。 核心课程:动态造型设计(I)(II)、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原理、材料动画(定格)、插画与产品、微电影创作、动画角色与场景、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影视游戏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动画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