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大专)

日期:2022-02-24 16:59:23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社会工作方法,熟知国家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能够在民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组织、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乡镇办事处、工会、社区等从事青少年、儿童、妇女、老年、残疾人、社会矫正人员等的社会服务、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学校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3.专业特色

社会工作是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解决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案主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轨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因不良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将在老年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以为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社会提供专业化的高级应用型服务与 管理人才,未来本专业将成为一个就业金牌专业。相关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教师资格证(可考老师,把“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技巧应用到学校的教书育人中去)。

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的道德准则:公正、爱心、守信、奉献;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困难的(贫的、弱的、病的、残的、惑的、心智失常的)个人、家庭、社区、群体;

社会工作的职责: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政策,维护受助者的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的范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服务与管理、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

社会工作的方法: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工作等方法,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4.就业方向

民政、工青妇、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学校、企业、医院、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等。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

   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南昌、上海等地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5.学制学位

三年;大专

6.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介绍

  赖浩明,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老年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曾任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获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十余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带领学生以项目“一路童行”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余卫娟,上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主要从事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研究,主持多项社会工作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带领学生以项目“童趣”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

7.特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