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自动化
专业名称:自动化 类别:工学 代码:080801
专业涵义:
自动化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横断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运动体的运动控制、各类生产过程的过程控制、各类系统的最优化等跨学科综合性专业。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支撑行业中,石油开采自动化、化工仪表自动化等每年有大量的人才需求缺口及技术创新需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切实满足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的特定需求。
我校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处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家大型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石油行业中,石油的钻井开采、储存运输等方面工作强度大,因此对自动化服务要求较高,对自动化人才需求量较大,本专业为油田实现工业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特色优势:
自动化专业于2008年由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申办并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于2014年纳入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管理。迄今已连续招生12届,向社会输送8届自动化专业人才。自动化专业从开办之初,就定位为“应用技术主导型”,与学校现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经过几年的摸索前进,最终提出了“定位科学、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应用力强”的发展规划。按照计划,着力从模块化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求新求变,创新思维,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特色。
近几年,自动化专业一直“立足地方、面向行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针对本地石油化工及盐加工、石油装备等特色产业,设置了大量适应于地方经济需求的石化仪器仪表类课程,如《自动化仪表》、《嵌入式系统设计》、《虚拟仪器开发及应用》《智能测控系统设计》等,另一方面为满足炼化企业中的流程工业过程控制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特色背景应用的生产过程自动化课程,如《过程控制工程》、《油田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同时,要全面地理解控制方法的实施和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离不开对被控对象的熟悉掌握,为让学生更深的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开出了《石油加工概论》自动化技术应用背景课程。因此,对比于很多高校的没有行业依附自动化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我校本专业毕业生必将因更了解和熟悉行业背景而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师资情况
本专业目前在职专任教师共18人,其中博士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67%。
教师名单:于云华 胡长松 李浩光 孙振华 石岗 沈学锋 朱玉华 刘晓军 王东起 何进 杨扬 张晓玲 朱文玉 徐宁 李凤霞 黄磊 张倩 吴作君
其中,于云华教授2020年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
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教学方面:目前本专业共有9个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自动化仪表实验室、EDA仿真与电子系统设计中心、电路分析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各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均为100%。
实验开出率 | 实验室名称 | 开设课程 |
100% | 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综合试验 | |
100% | 过程控制实验室 | 过程控制工程、自控原理课程设计 |
100%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 嵌入式系统开发、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
100% | 自动化仪表实验室 | 自动化仪表 |
100% | EDA仿真与电子系统设计中心 | EDA与电子系统设计 |
100% | 电路分析实验室 | 电路分析 |
100%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 自动控制原理 |
100% | 运动控制实验室 | PLC应用及开发 |
100% | 自动化仿真实验室 | 微处理器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
实践教学方面:目前本专业与威海北洋电器集团、石大蓝天、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实习工厂、东营东胜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山东万海柜架有限公司、北京时代行云、奥京集团、石大科技、山东淄博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等多家企业建立稳定实习合作关系。
主要成果:
1、教科研成果
2016: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使用新型专利1项)、论文7篇(中文核心1篇,科技核心2篇,一般期刊4篇)。
2017:论文11篇(EI3篇,中文核心1篇,科技核心3篇,一般期刊4篇)、校级教研项目1项。
2018:专利1项、论文6篇(SCI1篇,EI1篇,一般期刊4篇)、纵向科研项目1项。
2019:论文3篇(SCI1篇,EI1篇,一般期刊4篇)。
2020:论文1篇(EI1篇)纵向项目1项。
人才培养成效(学生成果、获奖、大创等)
自动化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此,在课时设置上已经加大了实验实践学时的分配比例,并根据课程体系设置,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为加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相互沟通,实验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应用、自主设计与创新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发展,促进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基于以上实验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努力,学生获益良多。
本专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获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指导教师 | 级别 | 立项时间 |
1 | 基于数字比例积分运算的全数字锁相环技术研究 | 惠文超 | 于云华 黄磊 | 国家级 | 2016年 |
2 | 智慧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的设计与实现 | 周晨峰 | 徐宁 李凤霞 | 国家级 | 2017年 |
3 | 模块化无线多功能抢答器设计 | 李成圣 | 吴作君 张晓玲 | 国家级 | 2017年 |
4 | 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 王正存 | 张晓玲 吴作君 | 校级 | 2017年 |
5 | 太阳能光伏发电双轴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 于源霖 | 李凤霞 | 国家级 | 2018年 |
6 | 动态清防蜡剂评价仪的智能化改进 | 任仲宝 | 黄磊 | 国家级 | 2018年 |
7 | 基于九轴传感器的航姿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梁东鑫 | 石岗 黄磊 | 省级 | 2020年 |
本专业依托各类大赛,营造学科竞赛创新环境。各类大赛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平台。每年度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大赛、学科竞赛,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并对创新成果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大赛,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强化学生实践锻炼。本学年梁东鑫同学的大创项目“基于九轴传感器的航姿参数估计方法研究”立为省级大创项目。近年来取得具体成果节选如下:
序号 | 竞赛名称 | 获奖时间 | 参赛级别 | 获奖等级 |
1 | 第一届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 | 2016 | 省级 | 一等奖 |
2 |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 | 2016 | 省级 | 一等奖 |
3 | “迈迪网杯”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2016 | 省级 | 一等奖 |
4 |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 | 2016 | 省级 | 一等奖 |
5 | 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 | 2016 | 国家级 | 一等奖 |
6 | 2018年“TI杯”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2018 | 省级 | 一等奖 |
7 | 2018年“TI杯”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2018 | 省级 | 一等奖 |
8 | 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七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 | 2018 | 省级 | 一等奖 |
9 | 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 2018 | 省级 | 一等奖 |
10 | 第十六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 2019 | 省级 | 一等奖 |
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自动化概论 工程制图 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实验
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电机与拖动基础 电机综合实验 微处理器及接口技术 微处理器及接口技术实验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仪表实验 专业英语 过程控制工程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
专业选修课:MATLAB仿真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 PLC应用及开发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石油加工概论 交流变频调速 计算机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 运动控制系统 油田生产过程自动化 信号与系统 仿真与电子系统设计 总线技术 虚拟仪器开发及应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嵌入式系统开发 智能测控系统设计 无线通信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物联网工程等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可继续攻读更高级学位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目前,自动化专业已向以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输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近700人。2020届自动化专业考研录取率为7.58%,就业率为96.97%,其中初次就业率高达93.94%。
近三年毕业生去向统计,山东省比例为76.19%,东营市比例11.11%,专业对口率77.79%。
优秀毕业生案例:
狄金铭,女,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2020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青岛展诚科技有限公司。
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综合测评成绩一直名列专业前茅。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称号。
在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目标指引下,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在老师的带动、指导下,狄金铭积极参与学科竞赛,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连续过程设计开发”赛项本科组二等奖,获第8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等大小比赛奖项11项。
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她还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2018年8月加入学院暑期支教队赴临沂平邑临涧镇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作为班级团支书,她带头参加各类文体活动,3次参与12.9万米长跑接力赛,参与“迎新杯”篮球赛获女子组冠军,参加校级舞蹈比赛获二等奖等,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就业前景:
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的优势所在
1.1+X证书工作
本专业一直坚持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地方经济,突出应用技术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校期间,通过加强“1+X证书”(毕业证和电工证等)培训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后的竞争力。
2.毕业生闭环反馈评价机制
通过调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邀请毕业生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方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自动化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自动化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黄河三角洲区域的高速度发展离不开石油石化行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对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石油化工行业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在钻井、采油、输油、储油、炼油等各个环节对自动化的依赖程度较大,为本专业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