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3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会计与金融学院

日期:2022-03-04 14:16:23

会计与金融学院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投资学、经济与金融五个本科专业和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两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全院在校学生3100余人。

会计与金融学院现有教师104人,自有教师63人。其中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71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6%,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建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优秀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在线课程和校级优质课程群等课程建设成果,多年来累计出版会计金融系列教材20余部,为会计与金融专业学子获得高质量的专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可靠的保证。

会计与金融学院将教育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融为一体,建立了“课证相辅”、“赛训结合”、“以赛促学”等多维度培养模式。我院师生连续多年参加会计信息化竞赛、财务决策大赛、金融精英挑战赛、税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沙盘模拟大赛、智慧企业财税审等专业比赛,每年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三十余项。

会计与金融学院党团建设不断加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近年来,学院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硕果累累,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持续举办会计文化节、金融大讲堂、大学生活导向“8+2”系列讲座等品牌特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舞台。

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近年来,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的比例、考研及专升本录取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及认可度不断增强。

会计与金融学院专业介绍

会计学专业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有较扎实基础理论,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西方会计学(双语)、会计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基础会计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税务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企业沙盘模拟、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财务共享中心实训、VBSE综合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财务管理专业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有较扎实基础理论,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后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财务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企业价值评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基础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管理会计实验、税法实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案例讨论、财务管理综合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财务决策实训、VBSE综合实训、毕业论文、企业沙盘模拟、毕业实习等。

审计学专业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审计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精神和后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事会计、审计及管理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会计基础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管理会计实验、税务会计实验、财务审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财务决策实验、财务共享中心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审计综合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投资学本科专业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系统投资知识和投资理论,具备投资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较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决策、管理、协作能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投资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理财、管理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理财规划、资产评估学、金融风险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证券投资模拟实验、期货交易模拟实验、金融数据分析、基础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统计应用实验、纳税申报实验、沙盘模拟运营、VBSE综合实训、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等理论基础,掌握经济与金融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技能,懂理论、精业务、善操作的应用型经济与金融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面向经济与金融方向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一线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工公司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从事经济金融管理、投资理财、财务咨询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经济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证券投资模拟实验、期货交易模拟实验、金融数据分析、基础会计实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应用实验、纳税申报实验、企业财务会计实训、VBSE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专科,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大数据、财务共享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悉新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会计、税收、审计等基础理论,具备会计类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财务及办公软件应用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可在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从事出纳业务办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涉税业务办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基础、成本核算与管理、税费计算与筹划、会计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核算实验、纳税申报实验、审计实验、财务共享实验、Python大数据分析、理实一体化综合实验(手工)、理实一体化综合实验(电算化)、VBSE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专科,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大数据、财务共享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工商企业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中小企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财务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原理与实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会计基础实验、成本核算实验、管理会计实验、审计实验、税法实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共享实验、Python大数据分析、会计手工综合实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财务决策实训、VBSE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