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0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三一职院心理健康中心热线假期持续服务中

日期:2023-02-02 09:52:09

1673088661410.jpg

1673088725012.jpg

1673088777004.jpg

近日,全国每日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波动上升,疫情继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形势严峻复杂,受奥密克戎进化分支传播能力强、隐匿传播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了疫情反弹。由于我国持续面临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秋冬季流感等季节性疾病高发的多重压力,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的情绪变化你摸清楚了吗?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的不良情绪呢?

疫情常见情绪反应

1、焦虑多疑

 当下疫情形势,大家可能会特别关注甚至放大身体变化,并将自身不舒服与病毒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阳”了。比如咳嗽了,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我不会得新冠了吧”。一部分人过于关注疫情相关消息,反复查看各种内容,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甚至导致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跟着大家一起焦虑。

2、恐惧害怕

 三年来灌输的“新冠肺炎”“阳性”“隔离”等概念本身会让我们有恐慌情绪。加之网上各种谣言,导致更多的恐惧担心。

3、暴躁愤怒

在这异常敏感时期,情绪容易起伏不定,尤其是在压力下容易变得极度敏感,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做出冲动行为,对他人产生敌对情绪。根据心理学上的“挫折—攻击模型”,面对疫情风险和各种压力,油然而生的愤怒情绪,其实是增强控制感、进行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我们更需要在这敏感期觉察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冷静和克制。

4、低落抑郁

 受疫情影响的人们,会有情绪低落,甚至一度悲伤、绝望,难以感受到愉悦。当疫情影响到自己生活学习时,就会更加沮丧。这样低落抑郁的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生活规律紊乱,造成我们免疫力下降等。

5、盲目乐观

面对疫情,适度的乐观是必要的。但如果抱着“我运气好”盲目乐观的想法,从而态度随意,这会导致感染时的难以接受、心理防线容易崩塌等情况。

面对疫情我们可以做的

1、聚焦当下,多可控少焦虑

将身心聚焦于当下,通过规律学习、制定计划等做容易掌控的行为来获取可控感,减少焦虑多疑。

2、接纳不确定

 要接纳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不安,因为适当的预期性焦虑具有积极作用,能够督促我们提高警惕和积极防护。

3、正向积极暗示

给予自己积极心理暗示:我是可以做到的!调整心态更有利于康复,过度担忧和抱怨都是消耗我们能量的事情。

4、多感受少躁动

与身边人维持联系,相互提供积极的言语和支持的力量。同时记录自己的身体感受与心理感受,用心感受才能让不稳定的情绪平静下来。感恩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珍惜身边人。

校园心理援助热线

1.服务方式:

电话热线:15616460907

(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师生及群众)

QQ热线:2716896840

(适合无迫切需要、希望获得简单心理辅导的师生及群众)

2.服务承诺

(1)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承诺在为求询者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严守保密原则。如果涉及个体生命风险等问题例外。

(2)QQ热线服务为一次性服务。在结束服务后,心理咨询老师会在3天内删除求助者联系方式。

(3)电话、QQ热线均由具备专业资质、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高校心理咨询老师接听、反馈。

(4)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心理援助热线会一直守护着你,我们会陪伴着大家度过特殊时期。

(5)让我们用积极的认知、阳光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去面对此次疫情,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疫”!

3.开放时间

寒假期间周一至周五 (8:00-12:00 14:00-17:30)

4.服务范围

(1)心理服务热线服务在寒假工作日期间持续开通。

(2)求助者如有伤害自己、他人以及违法行为,热线将转接110、120、119以及所在高校。

(文/学生工作处 图/高妍 审/何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