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介绍
专业不哭,我们不苦——为传说中那些工作艰险的专业辩护(2)
来源:《高校招生》
发布时间:2021-01-19

地质类——风餐露宿后的别样滋味


  地质类专业包括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每当说到地质类专业,大家总会根据普遍印象不由自主地给其打上“风餐露宿”的标签,眼里似乎也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野外,地质学家眉间挂着晨露,啃着随身携带的干粮,拿着地图仔细研究着,不时对着岩石看一看,用地质锤敲一敲;渴了,便捧起一汪山泉一饮而尽……确实,地质类专业的工作环境仍是以野外为主,但是否如大家想象般心酸艰苦呢?我们一起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一窥究竟吧!


专业例举:资源勘查工程

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关于资源勘查的传说……

  说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们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找各种矿产,需要带着草帽、背着睡袋穿梭在廖无人烟的地带,为了画一幅精准的构造地质图而翻山越岭,过着吃不上热饭热菜、睡不了干净床的日子……因此,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专业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那么,真实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怎样的呢?

为你辩护

  以前一切的误解,当我踏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不久,便烟消云散了。虽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工作环境仍是以野外为主,但工作条件早已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精准的GPS代替传统的罗盘,各种各样的仪器辅助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研究基地陆续的建立,大家也不用再过着想象中风餐露宿的原始生活。艰辛不再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代名词,放弃学习本专业的理由也不该是工作环境艰苦。
  如果要谈谈就读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感受,我大概会用“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这句话来表达,虽然矫情却也很有意味。至今记得第一门专业课普通地质学的老师说,入了地质门,从此你们眼里的风景不再是风景,而是各种地质现象,石头也不再叫石头而叫岩石。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学习构造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等专业课程,我们不再如郊游一般停驻下来观赏美丽的风景,而是要翻山越岭,用现代化的设备研究地质构造、勘探矿产资源;而学习矿物学又打破了我的幻想,石头真的不再是单纯的石头,而是岩石的组成部分,在显微镜下能呈现出各种成分。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我一点点累积地质知识,学会辨别岩性、分析岩相,学会应用测井知识,学会地震地质,逐渐成为一个真正拥有地质系统知识的学生,从此翻山越岭,看到的不再是美景,而是大自然神奇的地质现象。
  除了理论学习,进一步对专业加深认识还要归功于实习,大大小小各种实习才拼凑出属于我的完整的专业故事。说到实习,我们曾在春风四月里踏遍峨眉山观察地质现象、曾在凛冽冬日里跑遍马角坝辨别岩石岩性、还曾在炎炎夏日里泡在实验室鉴别薄片。在峨眉山实习的日子,我们需要观察地层隆起的背、向斜,找“有沟必断”的断层,把拱起来的向、背斜和起伏的地层联系起来。虽说书上的断层一眼可知,但野外的断层却总是与我们失之交臂,需要在不断地试错中才能寻找到。如果说峨眉山实习是入门,那么马角坝实习就是提升,我们需要徒步几公里完成打方位、定点、识别岩性、找地质现象,并手绘出一张精美的地形地质图。薄片鉴别实习更是一次改观,需要把矿物学的知识搬到显微镜下,研究碎屑岩的生物碎屑和碳酸盐岩的生物骨架结构……一次又一次的实习和探究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和自豪。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说,只要地质构造运动一直持续,那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生命力也会一直延续下去。总的来说,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地质队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有人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或许是因为翻山越岭时你脚底的水泡隐隐作痛、熬夜画图时眼皮在打架,但一个特别的构造发现、一幅精准的构造地质图,不都是那晃动着的耀眼的终点吗?资源勘查工程,更多的是你不知道的魅力……



图形1.png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