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7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首页>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大学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和数据科学学院五个学院,开设17个本科生专业,分别是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翻译、应用心理学、英语(2020新增)、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20年新增)、金融工程。大学已开设18个研究生专业,涵盖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专业 、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专业、经济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金融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数据科学哲学硕士-博士、同声传译文学硕士专业、翻译专业(笔译/口译)文学硕士专业、金融工程理学硕士专业、金融学理学硕士专业、经济学理学硕士专业、会计学理学硕士专业、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市场学理学硕士专业、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全球研究文学硕士专业及2个在职硕士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项目(中文授课)和兼读制管理学硕士项目(中文授课)。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至2019年底,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交流与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学的数量已超过100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有170多个。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底,大学已引进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获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院士。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以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逐渐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面向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目前组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

      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四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毕业生攻读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获得了包括华为、微软中国、百度、腾讯、京东、联合利华、宝洁、可口可乐、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等全球知名企业的工作机会,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立定脚跟,砥砺前行,继续追求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中国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领袖人才,致力于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一流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