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普通类录取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访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泰
一、2025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
马泰:2025年我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和高考招生政策,形成9大招生亮点。
1.全新升级5大招生专业类,强化“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人才培养。
2.面向全国普通类专业录取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3.打造“1+4+5”拔尖人才培养高地,1个詹天佑试点班本博培养,4个基础学科和5个卓越人才拔尖班,最高保研100%。
4.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国际新闻与传播5个国家急需招生专业。
5.优化3个双学位项目,开设人工智能等多个微专业,加强复合交叉人才培养。
6.转专业政策进一步宽松,“转出零门槛,转入有考核”。
7.实现AI通识课全覆盖,构建三级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8.加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本部及威海校区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
9.深造比例高位攀升,就业质量持续卓越。
二、2025年学校招生专业有无变化?具体是怎样的?
马泰:我校为强化“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人才培养,优化学科专业调整,将学科相近、优势特色相近和热度相近的理工类招生专业优化为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理科试验班5个招生专业类,面向全国招生。全国普通批次物化组/理工类仅含以上五个招生专业类。
学校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国际新闻与传播5个国家急需招生专业;优化3个双学位项目,开设人工智能等多个微专业,加强复合交叉人才培养。
3个双学士学位招生项目入学时面向对应大类学生选拔,学生毕业后获得双学位,为同学们向复合型高端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面向本科生开设微专业,发挥多学科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修读主修专业同时可以选修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开设6-10门核心课程(约12-20学分),周末或夏季学期以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授课,成绩全部合格者,取得“北京交通大学微专业证书”。
三、学校今年在录取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
马泰:在专业录取方面,今年我校面向全国普通类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3+3”高考改革省区(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物化组、不限组提档后均满足第一专业志愿。
其他“3+1+2”及非高考改革省区:物化组/理工类报四保一,即报满四个不重复专业志愿,提档后满足其一;历史组/文史类提档后满足第一专业志愿。
以上满足专业志愿政策适用于按专业组投档的高考改革省区和非高考改革省区;不包含提前批、专项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考生可于高考出分后登录我校招生资讯网查询各省具体政策或与各省招生组联系。
四、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需要注意什么?
马泰:我校新增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现有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分设在北京校区和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均由北京交通大学颁发,证书上不标注“中外合作办学”或“威海校区”字样。威海校区就读学生的学籍、户籍管理均在北京校区。
特别提醒:所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合作方均为英语国家,有大量的全英文授课,专业课为全英文教材,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请非英语考生谨慎报考。
五、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今年有什么重点举措?
马泰:我校打造“1+4+5”拔尖人才培养高地,1个詹天佑试点班本博培养,4个基础学科和5个卓越人才拔尖班,最高保研100%。学校还构建三级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实现AI通识课全覆盖。
1个詹天佑试点班人才培养特区:围绕“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打造本博贯通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培养智慧交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符合学校基本保研条件者,不设成绩排名比例要求,直接取得直博本校资格。
4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班:以国家级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为引领,建设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四大基础学科拔尖基地,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班)、经济管理试验班(拔尖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应用物理学(黄昆英才班),符合保研基本条件,最高保研率可达100%。
5个卓越人才拔尖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立足学校优势特色,培养卓越领军人才,开设交通运输(拔尖班)、茅以升班、系统科学与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拔尖班)、新闻传播学类(卓越人才拔尖班)、建筑类(卓越人才拔尖班),符合保研基本条件,最高保研率可达100%。
其中交通运输(拔尖班)、系统科学与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拔尖班)、新闻传播学类(卓越人才拔尖班)、建筑类(卓越人才拔尖班)为今年新增拔尖班。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的培养,面向全校学生精心构建“认知-悟理-实践”三级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初识》课程,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课程,大一暑期小学期开设《人工智能编程实践》课程。专业分流后,学生可依据个人兴趣、结合所学专业,选修人工智能微专业学习。
六、学生入学以后,是否可以转专业?请介绍一下相关政策。
马泰:学校转专业政策宽松灵活,除了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等有特殊限定的学生外,转出申请零门槛,转入有考核和比例要求。大类专业分流后有2次转专业申请机会,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最多转专业成功1次。
北京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间转专业、威海校区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外的其他专业间转专业,须符合中外双方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按照转专业操作程序执行。不能申请跨校区转专业。
七、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
马泰: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约71%,其中国内深造率约55%,出国(境)深造率约16%。在出国(境)深造学生中,进入世界前100强名校的比例约75%。本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深造率超过84%,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深造率超过79%。
2024届全校普通类专业平均保研率约为31.5%;包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内的全校平均保研率超过29%。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保研率约为15.5%(该数据为实际取得保研资格学生数与该年级学生总数之比)。
学校每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700余场,毕业生每年到国铁集团、国家电网、航天科工、中国中车、中国移动、华为、比亚迪等国有央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比例近60%。
八、请介绍一下学校咨询方式或联系方式。
1.咨询电话:010-51688441
2.面向全国考生官方咨询QQ群:830693395
3.招生资讯网:https://zsw.bjtu.edu.cn/
4.微信、微信视频号、微博、头条、百家号、小红书、抖音、B站: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
5.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6.分省咨询方式查询:https://zsw.bjtu.edu.cn/f/newsCenter/article/3c62bdb9704a41f0ab1f740826dad9ed

- 中国戏曲学院:2021年校考模式分三类,报考注意八大事项 2020-12-28
-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精算学和罗马尼亚语等三个专业今年首招 2022-06-09
- 北京科技大学:取消专业级差,材料高精尖班首次招生 2020-07-11
- 2021招办访谈 | 武汉理工大学:新增4个招生专业,大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 2021-05-22
- 湖北经济学院:专业分配“0级差”,平行志愿“0退档” 2023-05-25
- 首都师范大学:推进和优化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和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 2024-06-03
- 【访谈】华中师范大学 2020-06-18
- 中国农业大学:多通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增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2024-06-04
- 1今年“强基计划”有哪些新动向
- 2@2025河南考生 志愿填报模拟演练今日开始!附操作手册→
- 3“河南新高考”小程序上线
- 4南昌大学:新增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4个本科招生专业
- 5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普通类录取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 6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模拟演练通知
- 75月高考热点:高考志愿填报模拟演练、高三“三模”、招生章程公布......
- 8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有关事宜问答
- 9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10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11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13清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