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教育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我国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即将印发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目前沿用的2018版修订的学科目录,是在2011年版目录的基础上有所更新,而并非是一个完全修订的新版目录。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规定,我国一级学科的调整为每10年进行一次。2011版目录公布至今,已有11年之久。
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新增1个学科门类
新增多个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2020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
文件中提到: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1”)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2”)。
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
此外,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也大幅缩短。
会上透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放权32所高水平大学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赋予所有单位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限。
学科目录调整本质上是一种规划。一方面,作为学科目录主要划分依据的知识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彼此之间的界限也相对清晰,而面向现实世界的社会需求,不仅具有超越学科、快速变化的特点,也往往难以预测。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目录的调整需要一定的周期,在新的现实需求达成共识、进入学科目录之前,势必存在一个人才培养的“空窗期”。
学科目录调整的滞后,很可能会成为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难以逾越的“围墙”,缩短学科目录调整周期,显得科学而且必须。
学科专业调整是社会知识结构变化的体现,新学科的诞生和传统学科的消退也是知识整合和社会需要变化的结果。
只有学科专业不断调整,适应知识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趋势,研究生教育才能不断回应时代要求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命题和必然要求。

- 冒名顶替上大学犯了什么罪 被顶替的人生如何赔偿 2020-06-18
- 商丘市2024年普通高招报名各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咨询电话 2023-11-23
- 关于对口招生专科批再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2021-08-13
- 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中寒假时间公布 2024-01-04
- 2020是否报考专项计划 这八个问题给你答案 2020-05-19
- 河南省多部门协调联动 为高考营造良好环境 2020-07-02
- 央视曝光: 2020十大“热搜专业”出炉!好就业、工资高! 2020-07-14
- 焦作2021年高考报名45600人 2021-05-27
- 1录取期间高校联系考生?这些情况要分清,警惕诈骗!
- 2高考成绩不理想,如何与孩子共同面对?
- 3上大学资助政策有哪些?
- 4为考生办实事——河南升学网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圆满举行
- 5关于艺术本科批部分院校再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 6关于艺术本科批部分院校再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 7关于艺术本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
- 8关于艺术本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
- 97月15日教育部高校资助热线开通,有问必答!
- 10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 11关于普通本科提前批、体育本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
- 12关于普通本科提前批、体育本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
- 13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养军士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控制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