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生必读
明明被喜爱 填志愿时偏“遇冷”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08-23


头顶36摄氏度高温,脚踩泥泞土地,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学生陆天沐来到位于金山区的鹦鹉洲生态湿地公园,用金属采样器采集到了约40厘米长的湿地土壤标本。

捏起一小块土壤,陆天沐先看了看、再闻一闻,后来甚至还用嘴舔了舔。“入口微苦,随后有咸味,回味像黑巧克力,脆皮的口感酥皮的本质……”这位大男生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立刻吸引了不少同伴的回复,由此也定格了参加野外科考的难忘学习经历。

这个暑假,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实践工作站吸引了来自全市各个中学的120名高中生学员。昨天,其中的40名学员,随着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王东启前往金山开展野外科考。

看着学生们在湿地挥汗如雨、兴致高昂地采集着标本,来自大学的老师不由陷入深思:学生们明明对地理学很有兴趣,但为何每年高考填志愿时,地理学专业总是“遇冷”?要扭转这一局面,大学还可以多做一些什么吗?

野外科考,确实辛苦但很有趣

在带领学生采集湿地土壤之前,王东启向大家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迎接朝阳,另一张是迎来日落。

两张照片的右下角有一排白色的小字,上面记录着它们拍摄的时间:分别为早晨5:00和傍晚6:50。

“这是我觉得自己拍得最好的两张照片。那天,我和同事们在滩涂上采集样本,一共工作了16个小时。”留着利落的“板寸”发型,黝黑的皮肤,瘦高的王东启穿着一身运动装,常年与自然打交道的他提及野外科考,总有说不完的话。

为了让高中生也能感受到野外科考的魅力,王东启决定带学生们到湿地走一走。在一片高过头顶的芦苇荡里,只见学生们自动排成一列走在栈桥上,大家快速穿梭在芦苇丛中,试图寻找一片合适的土壤采集区域。

“这芦苇扫在腿上好痒”“我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高中生们几乎“全副武装”,做足防晒措施,但依旧时不时发出一句句感慨。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看似可以采集的土壤,几乎“裸奔”、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王东启第一个跳下栈桥,拿起采样器尝试采集样品,却始终没法将工具嵌入其中。原来,为了保持土壤中水分的流动性,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在土壤表层下面铺设了一层石子,影响了土壤的采集。

“走,我们换个地方采集!”王东启一声令下,高中生们一窝蜂地冲出芦苇荡。这群师生沿着一片小池塘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可以采集土壤的湿地。几位高中生撸起袖子轮番上阵:“想把采集工具扎扎实实压到土壤里,还真不容易。”因为长得人高马大,陆天沐同学第一个体验土壤采集。随后,为了能将采集到的土壤柱样从工具中推出来、放到土壤柱样分样塑料管,他使出了全身力气,后来索性把自己的肚皮作为支点,把采集器中的土壤“顶”了出来。

“到野外科考确实比坐在课堂里看书更有趣,不过如果让我每天都这样外出采集,实在是吃不消。”陆天沐一边笑,一边无奈地摇头。仅仅20分钟不到,豆大的汗珠已经从他的额头上滑落下来。

追随兴趣选专业,需要更多底气

带着一副眼镜,看似有些柔弱的冯梓鑫是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的学生,虽然是个表面文静的女孩子,但真的开始野外科考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一脚踏入池塘边的湿地,几乎用上了全身的力气,很快采集到了湿地的土壤。“我对地理很感兴趣,高中的地理课本我已经全部看完了,还看过许多旅游纪录片,不同地域的地质风貌令我着迷。”

与冯梓鑫类似,新中高级中学学生曹靖宇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实践工作站的初衷也很简单——纯粹是因为喜欢地理。课余时间,他最喜欢也最解压的事情就是阅读《国家地理》。

眼前的一幕幕告诉王东启:在学生中,对地理学有兴趣的着实不少。在他看来,地理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比如,当下相对热门的环境科学、生物学、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学科,都与地理学科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地理环境学科中,就有环境健康分析等学科分支,对于各类流行病的研究,都需要用到地理学的知识。

但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教师也观察到,很多高中生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往往结束在了高考之前。真正填报志愿时,出于种种现实考虑,包括对未来职业前景、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愿意报考地理学科的学生十分有限。

“如何帮助更多高中生把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真正转化为参与地理科研探索的动力,这将是我们参与更多地理学科普的目标。”王东启说。

而在这次科考中,曹靖宇的一则感受也引发了老师们的共鸣。他说:“若能在高中阶段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更多野外科考经验,真正让我们感受到野外科考的魅力,相信我们也会有更多底气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