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同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意见》要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对于考生来说,“强基计划”有哪些要点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
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通俗点来说,强基计划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后,高校如何培养?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强基计划试点院校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试点经验,充分借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与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
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明确解释,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计划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4月,考生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 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5-04-30
- 强基校考尚未开始培训推销上线?7校齐发声打假 2020-07-28
- 全国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方案出炉 2021-04-12
- 高校专项计划常见问题解答 2024-04-07
- “强基计划”到底学什么?首届学生学得怎么样? 2024-07-15
-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0-05-07
- 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3-04-11
- “强基计划”将带动教育生态系统变革 2020-09-22
- 1高校学科专业“新陈代谢”正在加速
- 2开封市祥符区:关于助学贷款要注意的事项
- 3开封市祥符区:关于助学贷款要注意的事项
- 4@准大学生,大学期间这几类考试项目,值得关注
- 5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6关于印发《河南省学士学位授予管理办法》的通知
- 7护理学:知识、爱心与责任的三重奏
- 8关于普通高职(专科)批再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 9关于普通高职(专科)批再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 10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学生旅客购票出行优惠措施
- 1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5年第3号预警: 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
- 1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5年第3号预警: 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
- 13高考之外,还有更高更远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