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16日法治网报道,日前,某网红机构3小时“收割”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引起人们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众多,大小规模都有,线上线下并存,收费标准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但几乎所有机构都宣称“成功率为百分之百”。此外,市场上还有大量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培训课程,有的机构宣称21天就可以成为高考志愿规划师,并声称考试“包过”。
2024年高考刚结束不久,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情还没有完全放松。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说也是一场重要“战斗”。复杂的志愿填报规则和海量的院校专业信息,让许多考生和家长深感“眼花缭乱”;要结合自身兴趣、成绩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填报方案,同时要避免误报、漏报等情况,更让考生和家长“手忙脚乱”。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作用,就是帮助考生和家长弥补信息差、避开填报误区,用专业的眼光提高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然而,这项在考生和家长眼中能“解燃眉之急”的服务,却被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当成了“割韭菜”的良机。有些无良机构打着“录取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旗号,收着高昂的服务费,但其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工作经验少得可怜,有些甚至是招来的“临时工”——为了保证录取成功率,他们甚至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总结了近几年志愿填报市场上的一些典型问题,其中就包括“专家团队”并不专业、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学业、未来职业乃至事业发展的“人生大事”。如此关键的节点,考生和家长更需保持清醒和理智,在充分了解填报规则、招生政策和兴趣志向的基础上谨慎报考,切忌将如此重要的事简单地交付给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要在充分了解机构资质、信誉、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谨慎付费。须知,损失财物有可能挽回,误了孩子的未来却没有“后悔药”可吃。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通过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等行动,持续整治高价收费、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上有更多积极作为。比如,不久前,教育部面向高考生推出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成专业库、院校库和就业前景等海量数据,为考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等多元参考信息。既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了依据,让家长省钱又放心,也让高价的志愿填报服务失去了不少生存空间。
帮助广大考生托起梦想的翅膀,让他们向着未来振臂翱翔,有关部门可以也应该有更多积极作为!

- 什么是“双一流”建设? 2022-05-07
- 调整身心状态,考生家长相互鼓励——考生必读 2024-04-25
- 总有光明在前方等你 2025-09-23
- @高考生,录取期间以下几点提醒请查收! 2024-07-29
- @新高三生,这些阶段要注意 2023-09-07
- 2023高考明日开启 这份赶考指南要注意 2023-06-06
- 什么是“三大专项计划”? 2022-05-07
- 自律新解:善待而非苛责 2025-05-16
- 1三门峡市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须知
- 2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
- 3河南省2026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问答
- 4用成长型思维为自我赋能
- 5做好专业调整加减法,3所大学这样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 6涉及多所高校!河南省政府新任免一批干部
- 7十月高考热点:高招报名通知发布、三大招飞持续进行、港澳高校内地招生启动
- 8河南:基本建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 9河南新高考综合改革赴鲁交流研讨会在青岛顺利召开
- 10从目标到心态 做好这5件事
- 1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破解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金钥匙
- 12河南高考改革平稳落地,军队招飞录取人数居全国前列
- 13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